《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这司隶校尉,也就因此一下在地方府衙与朝堂中央专管司法刑狱的廷尉之外,拥有了独立的督察权,逮捕权和惩治权,其“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
司隶校尉也因此案而名声大噪,人人惧之,成为了汉武帝以低治高,以贱治贵为政思路的典型。
当然了,事情过犹不及,司隶校尉权势彪炳,在处理过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就开始着手收其兵权,保留其监督和特务职能,且在日后汉成帝被废止,汉哀帝时又复置,但其地位也可说是每况愈下,可到了东汉,司隶校尉的地位却又日趋重要。
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省去丞相司直,使司隶校尉获得更大的权势,朝会时和尚书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专席,当时有“三独坐”之称。
东汉时司隶校尉甚至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颇为百官臣僚所忌惮,而与此同时,贯穿东汉全局的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中,司隶校尉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宦官单超等谋诛大将军梁冀,汉桓帝就派司隶校尉张彪率兵围困梁冀住宅,将其杀死。
之前灵帝时,大将军何进欲诛宦官,也是先以袁绍为司隶校尉,授予他大权后,才有袁绍等人杀进皇宫尽灭十常侍的一幕。
经过这种种事件的发酵与影响,司隶校尉也就成为政权中枢里举足轻重的角色,董卓称之为“雄职”,历史上李傕专政时也是自领司隶校尉操控朝政,而曹操在迎接献帝后,为夺取大权,也是先领司隶校尉以自重身份。
而如今的司隶校尉正是董卓时期,被他从豫州牧位置上调来中央的黄琬黄子琰。
本来,如果没有苏曜,黄琬将在两年后与王允一同,共谋诛董,并且在事后清算中与王允一起被李傕下狱害死。
但是,由于苏曜的介入,这些历史事件都没有发生,黄琬在长安兵变中由于诛董立功,依然保持司隶校尉的职权,同时封侯加赏,然后就随朝廷百官一同回迁洛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