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如今这科举制度已是锋芒毕露,以袁家的名望都不能保证子侄稳定中举,咱们家不能再按过去那样,让族人一心养望,而是应该让族中子弟潜心治学,真正提升自身的才学和能力。”
“您看此次科举,那些中举的寒门子弟,皆是凭借真才实学脱颖而出。若咱们荀家子弟还想着依靠家族的声望和人脉谋取官职,日后恐难在这朝堂上立足。”
荀彧微微皱眉,目光深邃。
察举制的一大特色,就是互吹牛皮,大家商业互捧,发掘各种“孝廉”“茂才”,但实际上这些被举荐之人的才能和品德却参差不齐。
毕竟,察举与否,和本人的才学无直接关系,比的是社会上的声量,名人互吹,互抬轿子,世家天然就比寒门更有优势。
而荀家,作为颍川豪门可谓是深谙此道,通过运用舆论的力量,使得荀氏八龙名噪天下,为荀家子弟为荀家子弟在仕途上的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显然,一切已经到此为止。
如今苏曜推出的科举制度,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他们熟悉的游戏规则彻底打乱。
“公达你说的没错。”
“大将军的改革势不可挡,我荀氏虽然因早期投效而得以占得先机,立足朝堂,但若不紧跟变革的步伐,终究也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荀彧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却又很快被坚定所取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