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且说洛阳官办的工坊,虽然经过苏曜的技术改进,在稳定局势重新开张后已经有了更高的产出。
但是,仅靠这一座工坊,想要在短时间内满足上万学子的考试需求显然是天方夜谭。
光是为了印制统一的官方教材,苏曜就重新捡起了雕版印刷,征集了京师周边所有工匠,全力开工,也没法完全满足需求,只能做到老师们人手一份,学生们则出现了十数个人共用一本书的现象。
甚至,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有大量竹简的混用,这都是因为受困于纸张产量不足。
可以说,朝廷为了这次科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依然是难以为继。
如果想让科举成为定制,想要建立起苏曜规划中的,从京师到地方的三级考试体系,那么就不可能只靠洛阳的官坊和佐伯那一点点可怜私家作坊的产能来维持。
因此大建工坊势在必行,这是最近朝堂百官难得的共识。
可是,光是一座造纸和印刷工坊,就花费了朝廷大量的精力与金钱,要想在全国、不,仅仅是在他们直辖控制的区域铺开,对如今的朝廷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承受的天文数字。
第820章此诚乃圣王之策也
“每座县城都要建立学校?每郡治所三年举办一次考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