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为了可以持续“薅羊毛”以及应对因人口增长而扩大的市场需求,乾隆十一年皇帝同意了两淮盐政吉庆的奏请,预提盐引。盐商们可以预支下一年度的盐引以扩大销售额,满足市场供应并增加“捐纳”能力。
对于预提盐引,两淮盐政除了每引照常征收1.5两的盐税,还额外向盐商收取预提利息即“余利银”(每引2.1两左右),以作“办差、办贡”之用(朝廷、皇帝来摊派时钱先从这块出)。
因为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融合了《大清盐商》,所以,一些乾隆时期的政策因为剧情的需要也融合在了其中。
姜辰拿盐引,是为了弄私盐做准备。
毕竟,私盐才是最赚钱的。
“姜公子要多少?”马德昌问道。
“十万。”姜辰回答道。
明末每张盐引能带三四百斤盐,但是清朝入关就着手改革,为便于管理,每张盐引定额二百斤盐。现在在这个影视融合世界,一年发的盐引有一百六十万张。
“姜公子,你说笑了。”马德昌摇摇头。
“马家主,十万张盐引并不多吧?”姜辰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